特别值得注意的是,随着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快速修复,三季度汽车制造业产能利用率达到75.7%,环比回升6.6个百分点,增加值同比增速由二季度下降7.6%转为大幅增长25.4%,对工业经济拉动作用显著。
王青认为,除会议安排的促消费具体措施外,四季度会有更多地方加大消费券、消费补贴发放力度,着力弥补居民消费短板,切实提振内需。推动扩投资促消费政策加快见效会议指出,要推动扩投资促消费政策加快见效。
三是各地各方面都要履职尽责保民生,兜牢基本民生底线。王青表示,强化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退税服务,意味着四季度退税力度进一步加码,会直接助力保市场主体和稳就业。一是财政金融政策工具支持重大项目建设、设备更新改造,要在四季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。会议指出,要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。加快设备更新改造贷款投放,同等支持采购国内外设备,扩大制造业需求并引导预期。
支持民间投资参与重大项目。强化对小微企业、个体工商户的退税服务会议指出,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,对助企纾困、稳经济发挥了关键作用,消化了大部分积累多年的留抵税额,对国有、民营、外资市场主体一视同仁。水电、核电、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1.9万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6.5%。
其中,风电装机容量约3.5亿千瓦,同比增长16.9%。其中,太阳能发电1328亿元,同比增长352.6%。其中,风电新增装机1924万千瓦,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5260万千瓦。电网工程完成投资3154亿元,同比增长9.1%。
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.6亿千瓦,同比增长28.8%。截至9月底,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4.8亿千瓦,同比增长8.1%。
其中,火力发电量4.4万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0.5%。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的19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,19月,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1463万千瓦,比上年同期多投产2223万千瓦其中,教育支出同比增长5.7%,科学技术支出同比增长14%,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同比增长6.9%,卫生健康支出同比增长10.7%,农林水支出同比增长5%。从税收收入看,前三季度,全国税收收入124365亿元,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1%,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11.6%。
支出方面,前三季度,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0389亿元,同比增长6.2%。其中,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9934亿元,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83217亿元。前三季度,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3151亿元,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4.1%,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6.6%。其中,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25014亿元,同比增长7%;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5375亿元,同比增长6.1%。
其中,国内增值税33347亿元,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2%,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33.4%;国内消费税13108亿元,同比增长7.3%;企业所得税36409亿元,同比增长2.1%;个人所得税11360亿元,同比增长9.1%。财政部于近日发布今年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
支出方面,前三季度,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0389亿元,同比增长6.2%。其中,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25014亿元,同比增长7%;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5375亿元,同比增长6.1%。
其中,国内增值税33347亿元,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2%,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33.4%;国内消费税13108亿元,同比增长7.3%;企业所得税36409亿元,同比增长2.1%;个人所得税11360亿元,同比增长9.1%。从税收收入看,前三季度,全国税收收入124365亿元,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1%,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11.6%。其中,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9934亿元,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83217亿元。其中,教育支出同比增长5.7%,科学技术支出同比增长14%,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同比增长6.9%,卫生健康支出同比增长10.7%,农林水支出同比增长5%。前三季度,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3151亿元,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4.1%,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6.6%。财政部于近日发布今年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
赵同录表示,前三季度,随着三大需求持续回升,中国经济恢复发展后劲增强。前三季度,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1.3%,拉动GDP增长1.2个百分点。
经济发展质量提升随着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,高技术行业增势良好,新动能引领作用凸显。第三季度,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.7%,增速高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1.9个百分点,继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。
赵同录介绍,在稳增长促消费政策支持下,消费需求总体延续恢复态势,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巩固。其中,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,金融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.8%、5.5%。
前三季度,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2%,拉动GDP增长1个百分点。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效能不断释放,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,有效投资规模持续扩大,对经济恢复的关键作用增强。净出口较快增长。看制造业,前三季度,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.5%,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.6个百分点。
消费持续恢复。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,下阶段,将着力保市场主体稳就业稳物价,扩大有效需求,推改革激活力,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,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,力争实现最好结果。
前三季度,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.9%,比上半年加快0.5个百分点。前三季度,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.3%,比上半年加快0.5个百分点。
全国夏粮早稻产量合计17553万吨,比上年增加155万吨,增长0.9%。恢复发展后劲增强当前,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,国内经济恢复基础仍不牢固。
其中,三季度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7.4%,拉动GDP增长1.1个百分点。主要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前三季度,中国经济克服多重超预期冲击的不利影响,主要指标恢复回稳,保持在合理区间,积极因素累积增多。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,中国一系列稳外贸稳外资政策举措加力提效,外贸呈现较强发展韧性,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作出积极贡献。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0.2%,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4.3个百分点,继续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。
分产业看,第一产业增加值54779亿元,同比增长4.2%;第二产业增加值350189亿元,增长3.9%;第三产业增加值465300亿元,增长2.3%。前三季度,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6.7%,拉动GDP增长0.8个百分点。
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司副司长江源介绍,新能源新材料产品继续保持高速增长,其中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、多晶硅、单晶硅等新材料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83.2%、56.1%、53.9%;充电桩、风力发电机组、光伏电池等新能源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81.5%、47.1%、30.8%。其中,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2.4%,拉动GDP增长2.1个百分点。
分三大门类看,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.5%,制造业增长3.2%,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.6%。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赵同录说。